孕婦須知
strategy2 防患未然
媽媽寶寶雜誌 / 文/吳碧芳‧伍偉婷 / 2013.12.16
過敏病堪稱全世界最複雜的遺傳性疾病,遺傳過敏體質的事實無法改變,但近來研究發現,從懷孕之前至生產之後(寶寶滿週歲之前)掌握關鍵時期,做足防護措施,就能預防及降低孩子過敏病發作機會與程度。

懷孕之前應控制好過敏病
人體會產生過敏發炎反應,是因為免疫系統為了抵擋某些外來物質(這些物質只對有過敏體質的人有不良反應)而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的結果。因此,理論上,胚胎對於母體而言,就是一個巨大的外來物質,因為胚胎是精蟲(外來物)與卵子的結合。徐世達主任表示,但是人體是非常奧妙的,為了孕育下一代,母體在受孕之後會做出適度的改變,讓母體子宮內胎盤的免疫反應轉變為過敏的免疫反應,以確實她的子宮內胎兒得以健健康康地生產下來。反之如果母體沒有辦法做出這樣的改變,則不容易受孕成功。

懷孕母體處在高過敏狀態
徐世達主任說:「因此,沒有過敏的女生反而比較容易不孕,而希望多子多孫多福氣,只要找個有過敏的太太就沒問題。」徐振傑主任也指出,子宮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器官,能夠提供胎兒良好的保護,但是由於母體正處在高度過敏狀態,有過敏病的孕媽咪,如果過敏病在懷孕之前沒有控制好,懷孕之後,過敏症狀會惡化,反而對母體及胎兒不利。

懷孕之前
計畫懷孕前半年調理體質

陳潮宗中醫師表示,有過敏體質的女性,在計畫懷孕的前半年就需要開始調理體質,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,讓過敏病獲得良好的控制,減少發作。
因為過敏病的發作與否與取決於個人身體狀態,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內科部部主任楊賢鴻副教授表示,從中醫觀點,認為過敏體質屬於寒性或虛弱體質,因此,在調理體質期間,寒涼性食物應盡量避免,以免體質偏寒導致病情易復發不易控制。體質調理好之後可以少量攝取,懷孕之後則適量吃,坐月子期間則以溫熱食物為主。

懷孕期間
懷孕中期開始做足防治措施

徐世達主任表示,胎兒的免疫系統,約在懷孕第16週時發育成熟。如果母親環境中有任何會誘發過敏的物質,則過敏反應有可能經由血液循環並透過胎盤傳輸給胎兒,使得胎兒致敏化。胎兒是否被致敏化,可以透過臍帶血免疫球蛋白E檢測方式來證實,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,就能確認胎兒已經被致敏化。所以,孕媽咪從懷孕第四個月開始,更需要做足防護措施,避免胎兒被致敏化。徐世達主任補充說,雖然,在子宮內已經致敏化的胎兒在出生後並不一定會發病,但卻比一般寶寶有更大的機會產生臨床過敏症狀。

陳潮宗中醫師表示,家族有過敏史或本身為過敏體質的孕媽咪,從此時期開始更需要維持正常的生活起居及均衡飲食,並保持居家環境衛生,儘可能處在低污染的無菸環境,遠離過敏原。

孕期避免誘發過敏症狀的生活法則
1. 早晨起床時即加穿一件外套,避免受涼。起床後,刷牙、洗臉宜用溫水。
2. 洗澡或洗頭髮後,應儘快擦?身體及吹?頭髮。
3. 冷天外出或騎乘機車、腳踏車,應戴口罩以保持口鼻溫暖。
4. 勿讓身體過度疲勞或熬夜,以保持旺盛之體力。
5. 居家環境避免使用布窗簾、布沙發、地毯,可用防塵?枕頭、被單。
6. 不要飼養寵物,如貓、狗、鳥、兔、小老鼠等寵物毛髮易誘發過敏。
7. 不處在空氣污濁或二手菸環境中。
8. 規律並且以漸進方式運動。
9. 避免過度使用清潔劑。懷孕後不使用從未曾使用過的化妝品或保養品,避免使用含酒精性物品。
10. 避免吃不新鮮的海鮮、巧克力、魚乾及加工品。
諮詢/陳潮宗中醫師‧徐振傑主任

透過藥膳調整體質
此外,陳潮宗中醫師建議孕媽咪進入懷孕穩定期之後,可以服用「健脾養肺補腎湯」,幫助改善過敏性與虛弱性體質。
藥膳:健脾養肺補腎湯
組成:當歸2錢、黃耆3錢、粉光蔘2錢、石柱蔘2錢、朱貝2錢、小茴香1錢、紫河車2錢。
做法:以上藥材用5碗水熬成2碗半,去渣取湯。再以土雞肉加上完成之藥湯,加水約2~3碗燉煮一小時後服用。
使用:進入懷孕中期後開始服用,每週一次,連服3~4個月。

懷孕後期讓腸胃道充滿好菌
徐世達主任表示,胎兒在子宮內時,其腸胃道是處在無菌狀態,出生之後需要充滿細菌才能提供人體保護,而胎兒最主要的細菌來源,是從母親的胃腸道、產道而來。因此,有研究指出,在懷孕後期(預產期前一個月)開始攝取益生菌,讓產道充滿好菌,胎兒在出生時接觸到母親的好菌,獲得好菌刺激,就能提供寶寶保護。
但是,不同的益生菌有不同的作用,孕媽咪可以針對家族或個人的過敏狀況,來選擇合適的菌種補充。

產後~For Mom
四大方式改善產婦過敏體質

生產之後,產婦除了維持正常的生活起居及均衡飲食,並保持居家環境衛生,遠離過敏原之外,陳潮宗中醫師表示,也可以經由藥物、三伏帖、藥膳以及穴位按摩法來改善過敏體質。

穴位按摩法:
合谷:手陽明大腸經穴道,在第一、二掌骨背側,歧骨間陷中。
豐隆:足陽明胃經穴道,在外踝上八吋,與上巨虛並立、微上向外開五分。
足三里:足陽明胃經穴道,在膝眼下三吋、兩筋中間。
迎香:鼻唇溝上與鼻孔的水平延長線之交叉點,用食指指尖向後腦方向按。

產後~For Baby
掌握免疫能力定型關鍵期

寶寶在出生之後,免疫能力尚未定型,徐世達主任表示,從過敏的觀點來看,人類在出生時都具有兩種免疫能力:正常與過敏的免疫能力,而人體的免疫系統大約在出生後的6~9個月大時開始定型,這兩種免疫能力在定型的過程中會相互抗拮,定型之後,會過敏就是過敏,但如果在這個階段好好的保護起來,做適當的處置,刺激正常免疫能力的發展,讓正常免疫能力越來越強,就能避免形成臨床過敏症狀。所以,在寶寶初生至6~9個月大時是關鍵時期。

從出生起實行四大防護措施
徐世達主任表示,從出生起給寶寶益菌保護(必須持續攝取至少6個月以上),餵食母乳至少6個月(如果無法餵食母乳,則應以低過敏水解蛋白嬰兒奶粉替代。)在6個月大以前不添加副食品;避開生活環境中的過敏原,例如造成大部分台灣人過敏的塵?、貓狗寵物、黴菌、蟑螂、空氣污染物等,以免刺激身體產生過敏反應並累積過敏反應。只要做足每一步防護措施,都能夠將寶寶過敏的機會降低至10%以下,減輕日後過敏發生的機會。

四大防護措施
‧ 餵食母乳,如無法以母乳哺餵,則應選用低過敏水解蛋白嬰兒奶粉。
‧ 台灣小兒科醫學會一致通過,寶寶6個月大以前不添加副食品。
‧ 從出生開始攝取益生菌,至少持續6個月。
‧ 避開會引發過敏的過敏原。

滿周歲以前不建議吃藥膳
此外,楊賢鴻副教授表示,寶寶1歲大以前不建議吃藥膳,滿周歲以後,可以適量的選擇顧腸胃的藥膳服用。對於幼童而言,服用中藥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強健脾胃,腸道健康吸收好,免疫力獲得提升,疾病自然遠離。

~原文刊載於2009年3月號《媽媽寶寶雜誌》


     
訂閱
玉美人客戶服務專線:
(02)89669762分機13、14
週二至週六 10:00~17:30
週一與國定例假日休館
訂購傳真:(02)8966-6283